元稹的一生,是多情的一生。贞元十五年(799),元稹21岁,这年他在蒲州遇到了“崔莺莺”(即《会真记》的女主角,一般认为这是元稹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传奇),随即与之相爱。然而,这段爱情持续时间不长。贞元十八年(802年),元稹初考落第,但高官韦夏卿看中了他,将小女儿韦丛嫁给他。这时的元稹贫穷落魄,韦丛却不嫌弃他,她尽一个做妻子的本分,默默相夫教子。
元稹能娶豪门为妻,本来已经超出他的预期,而妻子韦丛又如此温顺美丽、知书达理,更让元稹发自内心地敬爱她。元和四年(809年),元稹已经为官,眼看着美好的生活即将开始,但韦丛却突然生病离逝。元稹怀着无比悲伤的心情,写了很多诗来悼念妻子,这就是其中的一首。
本诗的一二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孟子·尽心上》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难为水”,本义为看过了沧海,水就不必看了。宋玉《高唐赋》说巫山之云是神女的化身。作者这里的意思是,韦丛是沧海水和巫山云,有了她,其他的女子便可有可无了。
接下来的三四句,将这层意思更加深化:就算我行走在万花丛中,但我也不会回头看一下,这一半是因为修道,还有一半是因为对你的怀念。元稹对韦丛的情感是真挚的,他对亡妻的怀念也是沉痛的,因此流于笔端,自足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