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五言绝句早已脍炙人口,极为著名。大家读到这样的诗,就会惊叹:哇,好开阔的境界,好优美的景致,好昂扬的情怀!是啊,如雪的大漠,如钩的月亮,静照着浩瀚的燕山。在大漠中,在月色下,宛见一匹金络笼头的千里马,在忘我地奔驰……实在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的如花妙笔,只用短短二十字,便能写出这样的境界。
但是,只要我们细心体察,便不难发现,在潇洒昂扬的诗句中,仍隐藏着李贺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的心结。如果拿本诗与欧阳修的《画眉鸟》作个比较,这一点就会更加明显。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明显取法于曹植的“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金络脑”也就是“金羁”,就是以金子做的马辔头,表示鞍具之华贵。然而,再华贵的络头,于马而言,也都是一种羁束。
欧阳修的《画眉鸟》就表达了不一样的观点——“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再大的功名富贵也比不上自由啊;嵇康的名句“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更表达了其宁受困厄穷蹇也不愿受人羁縻的自由精神。问题在于,对嵇康、欧阳修而言,身份显赫,功名富贵早已成为事实,而且只要他们愿意,获取更大的功名富贵,也根本不在话下。
相比之下,李贺虽为皇室后裔(远支),却是一介布衣,潦倒终身。于是诗人更渴望建功立业,扬名当世,为此甘愿放弃自由,自求笼束。古有功狗之说,李贺这里借马喻志,其意实与功狗相似。作为一匹马,它渴求被人欣赏,渴求被主人重用,渴求在沙场上驰骋战斗,渴求为主人立下赫赫战功!
诗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正是这样的自白。另外,诗人在《南园》中也表达了相似意愿,“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弃文从武,驰骋疆场,以使自己能够名入凌烟阁,功成万户侯。
我们无法评判两者的得与失,是与非,我们只能从其诗句中分析体察其内含的心理脉动,从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及其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