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天

学诗计划|《江南春绝句》:多少楼台烟雨中

学诗计划——江南春绝句   来自新华网

烟雨江南,可以是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可以是苏轼的“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也可以是韦庄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心境不同,眼里看到的景致也大不相同。唐文宗大和七年的春天,杜牧由宣州经江宁往扬州拜访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时,看着眼前烟雨朦胧中的江南春景,心中却是满满的遗恨。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如今连小学生都会背诵的唐诗,开头两个字却在明代引起了一段公案。明代大文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杨升庵之后论诗者多有辩驳,此处不再赘述。

我想说的是,虽然千里已成定谳,但杨升庵的话也自有他一二分道理。升庵精通画理,而诗理与画理相通。杨慎的十里,指的是一幅山水小景,尺幅之中,村郭酒旗皆在,小中见大地绘出江南春色。

但杜牧的野心不在于此,他要说的是更为宏大范围的故事,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笔力一转,再现了南朝,尤其是梁武帝时期举国佞佛的场景。梁武帝在南朝皇帝中文治武功都是第一流的人物,晚年北朝大乱,东西魏分裂,干戈不绝,本来是统一中原的绝好时机,但他却沉迷在佛教中不能自拔,昏招频出,不但坐失大好时机,还几乎给南梁带来灭顶之灾。只今唯剩烟雨楼台,述说当时的遗恨。

本诗作于唐宪宗晚年,宪宗早年时任用裴度、李愬平定叛藩吴元济,诸藩震慑,号称元和中兴,晚年沉迷佛教,诸藩再度不臣,大好形势拱手失之。这就是杜牧做这首诗的本意所在。

诗宝

诗君好,“郭”、“酒旗”分别是什么意思啊?

诗君

“郭”指外城,此处是城镇的意思; 酒旗,是一种挂在门前用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诗宝

诗中提到的“南朝”是什么时期?“楼台”是指楼阁亭台吗?

诗君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刘宋取代东晋,在中国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汉人政权,与鲜卑人或鲜卑化汉人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政权对峙。
“楼台”本来是指楼阁亭台,在这里指寺院建筑。

诗宝

那“四百八十寺”怎么理解?

诗君

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不是说就有寺院四百八十座,而是虚数。

诗宝

受教了,多谢诗君!

  • 大师姐:
    作诗一首。

    晚逢骤雨阻归有感

    黑云逐日西,乱雨骤成溪。

    归晚因车堵,行迟怨路迷。

    皆言天不测,谁道世如棋。

    闲看风波里,清阴自可期。

  • 秋师妹:
    作诗一首。

    春悟

    冷雨阴霾付笑谈,

    春归燕舞旧尝谙。

    薰风守得曈瞳日,

    自在花开与物参。

  • 龚师兄:
    作诗一首。

    春日

    云淡风轻三月天,

    芸薹越女竞相妍。

    江南岁岁春归处,

    总把韶光仔细传。

  • 兰师兄:
    作诗一首。

    杂诗

    风过红叶醉,鱼跃碧波惊。

    不见扁舟渡,空闻花落声。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云满故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

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

一片伤心画不成。


舜陵

潇湘夜雨


马到零陵府,苍梧拜帝王。

永州阴岭秀,舜庙九嶷苍。

浩荡千山峻,妖娆万水长。

湲湲斑竹泪,一路洒潇湘。




落叶赞

乔光


金黄遍地报根恩,

秋去冬来季轮回。

树木凄惨忧飘零,

花草枯萎盼春归。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9347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