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句文字对偶。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是六朝时皇城南门朱雀门外的大桥,横跨秦淮河上,原是人间第一等金粉繁华之地,但如今野草花开,成为废墟已久。花,此处为动词,开花之意。乌衣巷,原为东晋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这样的高门聚居之地,只今惟见夕阳。
自然带出下二句,过去寄居在王谢宅第的燕子,如今虽依旧飞来此地,但当时的宅第已化作百姓家的屋檐。施补华《岘佣说诗》云:“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王谢二族的权势,在东晋达到顶峰,随着东晋的灭亡以及继起的南北征战,天下一统,到了唐朝,经过数百年,王谢二族已彻底告别了政治上的特权,而这数百年的血雨腥风,作者只通过燕巢的变化轻轻带过。
金陵怀古,出于对六朝金粉的向往、名士风流的想象或者是对汉族正朔南风不竞的遗憾,成为唐宋以来诗人最喜欢的题材之一。《晋书·索靖传》云:“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兴亡转瞬,西晋如此,东晋又如此,随后的宋齐梁陈以及隋朝又如此。刘禹锡所处的中唐,国势飘摇,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眼见得又将步武前朝,后人复哀后人,又使得本诗又有了不同于一般怀古诗的伤今色彩。
本诗为《金陵五题》中的一首,作者有序云:“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可见白居易对这组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