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和李白的《长相思》一样,用的是六朝以来的乐府杂曲的形式。
整首诗表达的就是诗人在漂流时思念心中人,孤苦无依的苦闷心情。
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
下阕直接抒写情怀,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思”,读去声,心事重重意。
李白说“长相思,摧心肝!”,李商隐说“一寸相思一寸灰”,李清照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纳兰性德说“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相思,是一个常常出现在诗人笔下的主题,我们学诗计划也学了不少关于相思的诗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大诗人白居易如何说这《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这首诗和李白的《长相思》一样,用的是六朝以来的乐府杂曲的形式。
整首诗表达的就是诗人在漂流时思念心中人,孤苦无依的苦闷心情。
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
下阕直接抒写情怀,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思”,读去声,心事重重意。
诗宝
诗君好,诗中的“汴水”、“泗水”在哪里啊?
诗君
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泗水,原出山东泗水陪尾山,流经曲阜、徐州等地,至清河县入淮,它的支流与汴水合。
诗宝
那“瓜州”、“吴山”是指哪里啊?
诗君
瓜州,在江苏,当运河口,与镇江隔江相对。吴山,指镇江境内的山。
诗宝
最近学了两首《长相思》了,诗君能讲讲这个词牌名吗?
诗君
《长相思》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名。调名取自南朝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有很多别名,如《相思令》、《双红豆》、《吴山青》、《忆多娇》等。
原有平仄两格。双调三十六字。平韵格为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仄韵格如是压仄韵。
诗宝
明白了,谢谢诗君指点。
西湖三月逐繁春,
满目芳菲尽作尘。
无计落花空惹恨,
葬花偏是有情人。
梦深幽,渡吴山越水,重忆旧时游。
儒墨庄骚,苏辛李杜,俯仰千古悠悠。
白驹过、故人零落,望天涯,何处有归舟。
叶老黄昏,风吹寒树,一片清愁。
回首瀛洲负笈,叹华年易逝,文思难收。
碧海听涛,翠峰赏竹,闲来携酒登楼。
算而今、青衫白发,最负我、虚度几春秋。
惟有诗书相伴,共赋消忧。
花溪欲将春留住,愁丝已绾三分。
当时携手是销魂。
新枝细萼,流水映黄昏。
梧桐金井春如旧,多情堪与谁论。
珠帘影碎梦犹存。
东风情薄,花瘦泪无痕。
长相思,在春晚。
朝日曈曈熨花暖。
黄鸟飞,绿波满。
雀粟衔素珰,蛛丝断金翦。
欲着别时衣,开箱自展转。
长相思,在秋节。
复斗垂垂怨蜻蛚。
锦纹砧,素丝镊。
梦若见参星,关深落榆叶。
欲识夫婿寒,花阶映微雪。
长风千里外,微雨润灵山。
未睹曦乌丽,还观晚菊蕃。
大河东入海,老雁渡南关。
且步潮沙上,秋雄气自轩。
时逢盛会发鸿篇,
领潮共产党员。
赢得转赞万万千。
天天上头榜,
高处亦无寒。
报告出世胜万言,
号角华夏传遍。
复兴大计在眼前。
走向新时代,
中国梦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