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天

学诗计划|《秋风词》:此时此夜难为情!

学诗计划——秋风词   来自新华网

都言相思苦,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写过相思之苦,比如“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潇洒肆意的大诗人李白也写过相思之苦,一句“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将凄凄相思苦表露无遗,引人共鸣。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

早知如此绊人心,

何如当初莫相识。

这是一首言情之作,词句像是一位年轻的女子所写的哀怨寄托,凄婉动人。

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首乐府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李白是年56岁,但此作的确不像当时的李白的手笔,所以历史上也有争论说这不是李白写的,至少在一些唐诗的选本里没有选它。

此词词意甚明,以女子的角度来写相思之苦,其中暗怀落叶当能聚散,寒鸦可以飞栖,而人生何日相见的感叹。

诗的大意是:秋天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鸦雀都心惊。想当日彼此相聚,现在分开后何日再相聚,在这秋风秋月的夜里,想起来真是情何以堪。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早知相思是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在很多选本里,此诗只选到“此时此夜难为情”这句为止,比如瞿蜕国、朱金城的《李白校注集》就是如此,还有金庸《神雕侠侣》结尾处杨过携小龙女下山,郭襄泪涌而出,紧跟着的也是《秋风词》的上半部分。这是什么原因呢?

仔细读这两部分会发现,前一部分到“此时此夜难为情”,词气清纯,含蓄隽永,后一部分则抒情浓郁,语意直白,两部分风格大为不同。从技巧上来说,的确还是上半部分更好,下半部分诗尽情结,无余韵遗绪,不像李白的风格。

但是尾句还不错,看似埋怨,实则幽怨。试想,相识而不能相见带来的思念和痛苦,不的确是胜过不相识的遗憾吗,说到底,用情太深。

诗宝

诗君好,这首诗为什么又叫做《三五七言》呢?

诗君

“三五七言”是一种诗歌体式,其句式为“三三五五七七”格式,即只要满足全篇两句三言、两句五言、两句七言的体式要求就能成诗了。这首诗从格律上看,有点像“三五七言”诗,尤其是上半部分到“此时此夜难为情”,正好是三、五、七具备。因此,也有人将这首诗称作《三五七言》。

诗宝

明白了,古诗词中常常出现的“寒鸦”就是“乌鸦”吗?

诗君

《本草纲目》中记载“慈鸟,北人谓之寒鸦,以冬日尤盛。” 《诗经·小雅·正月》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屋”?《毛传》说:“富家之屋,乌所集也。”“寒鸦”为孝鸟,飞集之处又往往是富贵之处。所以,古人将乌之飞来,视为祥瑞。成语“爱屋及乌”便由此意延伸而得。
由此可见,古诗词中常常出现的“寒鸦”与“乌鸦”并不相同。

诗宝

多谢诗君赐教。

  • 大师姐:
    作词一首。

    钗 头 凤

    眉轻妩,人纤楚,去年灯下盈盈语。

    伤秋韵,怜秋鬓,几时烟月,向来重认。

    问!问!问!

    心如絮,花如雨,雕栏倚尽斜阳暮。

    铅华损,残香烬,旧时书迹,回肠断尽。

    寸!寸!寸!

  • 秋师妹:
    作词一首。

    鹧鸪天·重上罗浮

    重上罗浮约有期,野藤迷草伴清溪。

    翠微满目花熏路,更待梅开扣石扉。

    山茗烈,古琴低,荡胸快意只相知。

    洞天一线神驹过,难觅平生一日痴。

  • 兰师兄:
    作诗一首。

    无题

    叶染阶前泪化尘,

    枯枝寥落黯伤神。

    西风不往花间去,

    欲挑重帘吹瘦人。

清平乐

李白


禁闱清夜,

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

时落银灯香。

女伴莫话孤眠,

六宫罗绮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

宸衷教在谁边?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峨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无题

啸风


天外雁一行,

唳鸣声声长。

旋湖久不落,

何处是家乡。


随笔

无念


画心不写秋,

写秋离人愁。

前度花叶尽,

今宵风雨柔。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9347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