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举重若轻,将楚地吴天尽收于短短的四句诗中。首句说友人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开始东行,次句描写阳春三月,友人一路江行的旖旎风光。后两句写隐没于碧空尽头的孤帆和与天相接的江流,则像一条无形的纤绳,缩短了黄鹤楼与扬州在读者心中的距离,使诗作描绘和包容了广阔无垠的空间。
此诗最大的两个特点:一是雄浑高远之境。此诗每句分别各用一个动词:“辞”、“下”、“尽”、“流”,从不同角度(行者与相送者)表现了时间上的顺承关系,给人以流动之感,加上动词自身给诗句带来的动势,使全诗雄浑壮阔,呈现出一种幽深高远的意境。
二是深挚沉厚之情。诗的后两句用了一个长镜头,把惜别之情代之以时间空间的不可逆转,这种不写之写把“情”字表现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