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天 2017-09-08

学诗计划|《江雪》:“面对苦闷 我只寂然独钓”

学诗计划———江雪   来自新华网

00:00

当你苦闷时,你会走向哪里?你会把心安放在什么地方?在快节奏的当下,也许很多人想到的是旅游,或者独自找个角落静一静。

那么,古代的文人们,又是如何处置自己心理问题的呢?隐逸山林,寄情山水是不错的选择。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江雪》,可以说就是一首古人排遣心理苦闷的诗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是一首古绝句,以仄声为韵,显得斩钉截铁,刚劲有力,这种顿挫的音韵对构造柳诗孤峭兀傲的诗风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自《江雪》诗出,中国古代很多画家都借鉴了诗中意象,创作出了各种独具画家面貌的寒江独钓图,可见柳宗元此诗影响之深。

一般而言,写隐逸,写山水,自会带人进入一种平和静谧的境界中去,如王维、孟浩然的山水诗便是代表。但柳宗元的《江雪》,却一反古人的平和敦厚之旨,用语极为陡峭、强烈。

我们试看诗中意象,那茫茫雪原中,那千山万径的荒芜中,突现一位孤舟独钓者,这是一种何等的反差!读者也许在此看到了“千万孤独”(第句首字),但我们更应看到的是这遍地荒芜中,这“千万孤独”中兀傲的存在,这正是诗人苦闷而不屈的心灵。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写雪景,却不着一“雪”字,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歌虽未着“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荒寒寂寞的雪景,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试问还有哪位诗人的笔下的雪景比这更广袤、更寂寥、更荒芜?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天地已寒冷如此,已荒芜如此,我们当如何处之?很多人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有理想有抱负,曾有着一腔热血的诗人,保持着自己高洁的心,虽然孤独和寒冷,但初心不变。大雪又如何?孤舟又如何?我只寂然独钓,决不妥协。

沈德潜评论此诗说“清峭已绝”。虽然中国的山水诗在盛唐时期已达到高峰,但柳宗元仍然在群峰环绕中开辟出了自己的新境界,那就是清峭峻洁的艺术风格,此诗正是此类风格的最好的代表。

诗宝

诗君好,柳宗元著名的散文作品《永州八记》,也写得很优美。《江雪》一诗的风格与他的《永州八记》这类山水散文是不是相类似啊?

诗君

是的,在风格上可谓是一脉相承,异曲同工。《永州八记》写那种幽僻处无人涉足的绝美景致,其实正寓含着诗人优秀才华被埋没的苦闷,风格清峭而峻奇,正可谓诗如其人,文如其人啊。

诗宝

为什么千山无鸟、万径无人呢?

诗君

山本鸟所依,径本人所行,而今却千山无鸟,万径无人。此为何故?原来是冬之煞神出现,遍天盖地的大雪驱除了一切,扫荡了一切。
大雪过后,飞鸟遁、行人绝,世界走入了荒寒寂寞,生命气息遭受了重大打击。看似写景,实喻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

诗宝

明白了,那么柳宗元有没有因为寄情山水,而让烦恼消减呢?

诗君

隐逸者大多活得长寿,因为他们与普通人相比,少了很多功利之心,自然也就少了很多俗世烦恼。但是柳宗元虽似寄情山水,但一直心忧天下,只活了47岁,最后病逝于柳州任所。看来,我们写诗学艺,还是以追求中正平和为好啊。

诗宝

谢谢诗君!

诗君

渔翁情怀,文人多有之。余于书法屋之号即为杭州老渔翁,友人五灯老黑赠诗曰: 五灯老黑赠杭州老渔翁
杭州城外老渔翁,
见惯江潮见惯风。
任着垂纶凭浪起,
谁知日月入怀中。

  • 大师姐:
    江雪写绝了,我配幅联吧。

  • 兰师兄:
    数年前客居宝石山下老屋,夜来有感,乃作此诗。

    雪夜

    冷冷窥窗月,忍听玉干折。

    心事无所从,欲寄千山雪。


  • 十师兄:
    隆冬漫步于江野,遇天降大雪不归,羡长江之奔流无尽,叹人生之蹉跎有涯。感慨系之矣。

    冬雪江野行


    依山老树遥相待,

    近岸寒村次第开。

    烟云漠漠天倾雪,

    暮色茫茫草染白。

    自古旷野漫寂寥,

    万事渺矣代复代。

    江河不语无留意,

    奔突千里直入海。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无题

徐国华


天学碧海吐明珠,

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

莹然都在清玉壶。


途中偶得

天使城堡


尽日雨霏霏,离声夜夜微。

山苍横暮远,冷翠探霜葳。

雨打叶披散,风吹花泪飞。

停车怜可爱,摘得一枝归。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9347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