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是一首古绝句,以仄声为韵,显得斩钉截铁,刚劲有力,这种顿挫的音韵对构造柳诗孤峭兀傲的诗风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自《江雪》诗出,中国古代很多画家都借鉴了诗中意象,创作出了各种独具画家面貌的寒江独钓图,可见柳宗元此诗影响之深。
一般而言,写隐逸,写山水,自会带人进入一种平和静谧的境界中去,如王维、孟浩然的山水诗便是代表。但柳宗元的《江雪》,却一反古人的平和敦厚之旨,用语极为陡峭、强烈。
我们试看诗中意象,那茫茫雪原中,那千山万径的荒芜中,突现一位孤舟独钓者,这是一种何等的反差!读者也许在此看到了“千万孤独”(第句首字),但我们更应看到的是这遍地荒芜中,这“千万孤独”中兀傲的存在,这正是诗人苦闷而不屈的心灵。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写雪景,却不着一“雪”字,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歌虽未着“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荒寒寂寞的雪景,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试问还有哪位诗人的笔下的雪景比这更广袤、更寂寥、更荒芜?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天地已寒冷如此,已荒芜如此,我们当如何处之?很多人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有理想有抱负,曾有着一腔热血的诗人,保持着自己高洁的心,虽然孤独和寒冷,但初心不变。大雪又如何?孤舟又如何?我只寂然独钓,决不妥协。
沈德潜评论此诗说“清峭已绝”。虽然中国的山水诗在盛唐时期已达到高峰,但柳宗元仍然在群峰环绕中开辟出了自己的新境界,那就是清峭峻洁的艺术风格,此诗正是此类风格的最好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