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天 2017-08-31

学诗计划 |《登岳阳楼》:痛痛痛!理想未老,身却老了……

学诗计划-登岳阳楼   来自新华网

00:00

岳阳楼,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为它写诗”。说起它,或许你首先想到的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名句。

大诗人杜甫,在中年登上了岳阳楼。他不仅忧愁,还很心痛。忧愁的是国家多灾多难,百姓动荡不安。心痛的是年老体衰,心中理想却未实现,无法再为国效力的悲哀。乃至登上岳阳楼,看到的不是风景,而是国家战争不息,百姓遭难的情景。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靠饮药维持生命。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他登上岳阳楼,凭窗远眺,面对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发出无限感慨。同时,诗人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思绪万千,于是写下《登岳阳楼》。

这首诗虽然后四句寄托的是孤独、哀伤的心情,前四句写景却大气磅礴,譬如用“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样的句子来描写洞庭湖。

诗中“坼”字与“彻”同音,是分裂的意思,形容湖面之广之大,竟可以分界吴国和楚国,还仿佛将天地日夜漂浮在水面之上,真可谓极尽夸张形容。

颔联是诗中健笔,写景气势雄阔,吴楚是指东吴和南楚,二者均是是古地区,大约包括今天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而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情感上升到担忧国家边境战事之上,把个人的颠沛流离、又老又病这样忧伤的情绪提升到了新高度,与前面的大气写景十分贴切,的确是诗中极品。

诗宝

诗君好,这首诗的意境好悲凉呀!

诗君

这首诗是杜甫的五律名篇,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大唐国势衰微,是年杜甫57岁,两年后病逝,因此已届垂暮。

诗宝

颈联中的“老病有孤舟”如何理解呢?

诗君

据考证,晚年杜甫先后患有肺病、疟疾等症,而且一直在飘零,居无定所,所以几乎是“以舟为家”。 “有”可以理解为“在”。真可谓是“又老又病”,晚景凄凉。

诗宝

那么“戎马关山北”又是何意呢?

诗君

这是整首诗的升华之笔。杜甫写本诗前几个月,大历三年八月,吐蕃十万众寇灵武,进犯京师,因此杜甫说关山北有战事,自己心系其中,不能自已,凭轩落泪。这一句把个人情感与家国忧患融为一体。

诗宝

谢谢诗君赐教!

  • 大师姐:
    作词一首。

    玉 楼 春

    吟霜不羡青云路,

    金阙繁华都作土。

    依稀醉里说风流,

    大梦方觉年已暮。

    平生空许陈王赋,

    弹剑铿锵成旧句。

    归时休放九歌声,

    渔笑沉沙樵笑鹿。

  • 兰师兄:
    倚望湖楼而感。

    杂感

    荷影柳丝牵,飞花散入船。

    回看天际水,只叹梦如烟。

  • 二师兄:
    作诗一首。

    无题

    半倦孤舟上,醉卧蜀酒香。

    入梦浅迷离,却吟歌悠扬。

    空旷惊野鹤,蜿蜒现酒家。

    浅吻带香衣,梦中日月长。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听雨偶感

王正中


风急雨劲鸟归巢,

车缓船泊鱼戏涛。

孤猿深山擎破叶,

龙仔高楼赏笙箫。

忆游铜山湖

温凉河


碧湖蓝天白幕分,

轻舟一叶悬孤芹。

岫渚微掩光入浴,

城乡一色客凌云。

越野醉滩主与沐,

皮艇浮水童共熏。

夕近影斜无归意,

任由清风干衣裙。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9347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