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天

学诗计划|《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生子当如孙仲谋

学诗计划——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来自新华网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国家衰败面前,爱国诗人们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将悲痛寄于历史、他人或物。

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面对国家的衰亡,诗人无能为力,只能慕古伤今。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北固亭,位于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

当时南宋朝廷虽然起用了他,但对北伐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在此期间,他多次登临北固亭,写下了两首怀古词,一首是永遇乐,一首就是南乡子。

起句“何处望神州”,气象宏大,境界开阔,他所望的神州是尚未收复的北地,以一句设问句引出北固楼,即北固亭。而满眼风光既是眼前的风光,又是词人想像中曾经的北地风光。这一问一答间,给了读者一种广袤的空间感。

如果说前一句是拉伸了空间,后一句则是从千古兴亡的角度,直接拉伸了时间,给读者以沉重的历史感。而“不尽长江滚滚流”借句杜甫《登高》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为合律稍加修改,又把时空拉回来,暗合“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隐喻,结得极为有力。短短半阙词,时空纵横捭阖,收放自如,大家手笔。

既然怀古,必然有史。北固亭的特殊地理位置自然容易和三国东吴的孙权联系在一起。但这样的联系不仅仅因为地理的联系,更是抒发词人心中块垒。

他在两首北固亭的怀古词中都提到了孙权,《永遇乐》典故连缀,却句句直指现实,《南乡子》下阙极写孙权年少有为,正因为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他能继父兄之业统领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反衬南宋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这首词字面上无一字写现实之事,但从景到史,无一不体现了词人深深的报国之情和无法一展北伐之志的郁郁之怀,读来为之动容。

诗宝

诗君好,请问借句是什么意思?

诗君

借句就是照搬或是稍加改造古人、他人的一二句诗词,用在自己的诗词中。本词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流”借自杜甫《登高》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王渔洋《花草蒙拾》谓“词中佳语,多从诗出”,未免有些夸大。但是所借诗句在词中起的作用却不是有些自作语所能替代的。

诗宝

“兜鍪”是什么意思呢?

诗君

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诗宝

明白啦,多谢诗君赐教!

  • 李庄:

    谒陈独秀先生墓

    从知龙性总难驯,

    热血如君有几人。

    独秀千秋真不忝,

    男儿此去耻同尘。

  • 辣斋:

    感事

    谁信栾大死,

    无人哭寝门。

    蛇影伏小盎,

    犹怀旧时恩。

  • 兰师兄:
  • 龚师兄:

    永遇乐•读汉初史

    如弈长安,几人真把、棋局看透?

    幄帐筹谋,于今怎敌、覆雨翻云手。

    九江勇武,淮阴伟略,曾是汉家功狗。

    尽斜阳、寒鸦啼处,乱坟荒草相守。


    雄图已铸,英材难放,青史读来依旧。

    总羡留侯,挂冠归去,偕隐梅花瘦。

    任他争罢,高名厚利,我自清风盈袖。

    诗书侧、先生白发,一灯似豆。

  • 秋师妹:

    定风波·大鹏所城英雄书

    夜笼边城深巷斜,将军巡视映朝霞。

    海阔冷礁帆将尽,威震,浪涛云卷战无涯。


    登顶城楼天欲晚,忘返,清砖明瓦述年华。

    利炮坚船烟火乱,力挽,终迎盛世享齐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祝英台近·北固亭

岳珂

澹烟横,层雾敛。胜概分雄占。

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颭。

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

正霜鬓、秋风尘染。


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

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

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

历历数、西州更点。


同窗情深·两首

学诗八班
其二
岁月无痕


同窗情谊重,相逢醉方还。

流水芳华去,浮云数十年。

笑容尚可辨,可怜鬓已斑。

当年多少事,追忆亦惘然。



秋趣

学诗二十班
紫竹小调


金风送爽果压枝,

细雨盈香物润时。

草绿星疏山作画,

枫红月朗水吟诗。

朱赢浅笑霜篱下,

暗露轻浮夜雨池。

莫道秋光愁尽染,

佳人妆罢胜西施。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9347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