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作品。定慧院,又作“定惠院”、“定惠寺”,在黄州东南,苏轼寓居于此。苏轼写过一首题为《寓居定恵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的七言古诗,是写海棠的名篇。
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谪居黄州,这是他人生的低谷,内心不免悲凉幽独。苏轼才气高,心气也高,平时恃才傲物;遭此重大挫折,受道家思想影响日深,时有出尘之想。这首词就反映了这种心情。
上片写寓居周围的夜景。残月挂在疏落的梧桐树枝间,夜深人静,只是时而见到幽居于此的人独自往来,就像那飘渺的孤雁身影。“缺”“疏”“静”“幽”“独”“孤”,这一连串暗示性极强的词汇,营造出一个孤寂凄清的环境。这或许是苏轼黄州寓所的真实景象,更是契合他此时的心境。
下片接着上片末句,专写“鸿”,词中有此一格,前人已有论述。如作者的另一首词《贺新郎》(乳燕飞华屋),上片写夏景,下片专写榴花。作者这里所写的,是一只人格化的鸿雁。它受到惊吓,惶然回顾,满心的孤苦怨恨,却无人理解。在树枝间挑来拣去,不肯栖息,宁可在寂寞的河中小岛上忍受寒冷。这是写鸿,也是苏轼的自我写照,写出了他的孤独、高洁、鄙弃尘俗的内心。古代有人认为“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有“语病”,因为以鸿雁的生活习性,本来就不是栖息在树枝上,而是在田野苇丛间。从逻辑上讲,确实有些瑕疵。
苏门弟子黄庭坚对苏轼的这首词非常喜爱,亲手抄录,并加跋语:“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髙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毛晋刻《东坡词》题下注,说这首词是苏轼贬惠州时所作,并记录了一则故事:惠州有位漂亮的少女,是苏轼的粉丝,年已十六,不肯嫁人。她潜入苏轼寓所,听他诵读诗文。苏轼听到有异响,推窗察看,此女翻墙逃走。苏轼想为她找个合意的郎君,还没眉目就被贬到海南了。这位女子就相思成疾而逝,葬于沙滩附近。苏轼回到惠州,听说此事,为她写了这首词。这个故事不足信,应该是好事者编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