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天

学诗计划|《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学诗计划——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来自新华网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是梁启超对爱国诗人陆游的赞誉。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一隅的南宋,民族间的矛盾、国家的动荡不安都给陆游的人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于是他写下了无数饱含爱国热情的诗篇。

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是陆游68岁时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创作的。他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依旧日夜思念着为祖国尽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

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

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是一组两首绝句,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十一月。两首诗可以当成一个整体来读,第一首更像是一个序,交代了写作背景,第二首才正式把想说的话生发开来。

我们先看第一首,首二句呼应题中风雨大作,大风席卷江湖,四山声响如巨浪。这又何尝不能理解为政局的风云诡谲和自己的激烈壮怀呢?

“溪柴”,若耶溪一带的细柴,“蛮毡”,西南夷所产的毛毡。相比于屋外的寒风冷雨,软暖二字有无限慵懒之感。作者盖着毡子,抱着猫儿依偎在炉火旁陷入沉思,带出了下一首。

僵卧孤村,是作者当下的遭遇,因为力主北伐,遭受政敌谗言,不得不放归故里。现在年近七旬,即便有心报效国家,恐也无能为力,正自可哀。但作者心忧时局,无暇自哀,希望能在余年再次为国家镇守边疆。

夜已深,听着窗外的风雨声睡去,然而进入梦乡的,却是我骑着铁甲战马踏过北方冰冻的河床。收复故土,只能形诸梦寐,与杜甫每饭不忘君异曲同工。

诗宝

诗君好,怎么理解“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句中的“轮台”呢?

诗君

轮台:此处泛指边疆。

诗宝

“铁马冰河入梦来”中的“铁马”、“冰河”都是什么意思啊?

诗君

“铁马”指披着铁甲的战马;“冰河”即冰封的河面,此处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诗宝

谢谢诗君,受教了!

  • 大师姐:
    作词一首。

    菩萨蛮

    相逢已是无多语,冰霜何复红颜女?凝恨懒成诗,芸窗花落时。

    蓬门怜素手,不教长持酒。白发结红尘,两情日日春。

  • 龚师兄:
    作诗一首。

    读史

    唐君昂首入咸阳,

    仗剑先存卅里乡。

    岂谓布衣皆落寞,

    三分侠气二分狂。


  • 九师兄:
    作诗一首。

    登括苍山偶感

    莫道崖垠窄,

    登巅应展颜。

    开襟云水阔,

    极目海天闲。

    彼岸松声在,

    今朝秋色还。

    清风相俯就,

    携我入蓬山。


  • 兰师兄:
    书法一幅。




风雨行湖山村

戴表元


风雨湖山暮,屠村又鲍村。

鸟巡渔退艇,犬认猎归门。

天作蛮云暗,溪凭剡涨喧。

十年灯火伴,草次共鱼餐。

秋前风雨顿凉

范成大


秋期如约不须催,

雨脚风声两快哉。

但得暑光如寇退,

不辞老景似潮来。

酒杯触拨诗情动,

书卷招邀病眼开。

明日更凉吾已卜,

暮云浑作乱峰堆。


无题

傻斯


寒起已清冬,忽思秋暮红。

蟠桃峰不遇,双燕海无踪。

叶枕一晴水,菊凋乱草丛。

空山迎远客,岁岁见枯荣。


喝火令

归海云珠


月下星稀少,江河蚌觉肥。柳缝鱼喘泡迟飞。忘了夜深人静,春满丽人归。

记得初邻路,堤芦涿子菲。小塘芳草亦倾妃。怎个眉姿,怎个醉依依。怎个榭廊情愫,尽是玉珠玑。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9347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