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天

学诗计划|《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学诗计划——出塞   来自新华网

今天是学诗的第114天,也是本期学诗计划的最后一首唐诗,下周起就要穿越去宋朝学习宋诗宋词啦。犹记得第一天我们学的是李白的《塞下曲》,正好今天学的是王昌龄的《出塞》,讲的都是中华好儿女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说来很巧,也表明爱国是贯穿文艺作品的精神主线。

这首诗写于盛唐,那时,唐朝对西北边疆的征伐,使得战争频繁,百姓们不能安居乐业。王昌龄早年科考落第后,决心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看见这饱受战争之苦的边关百姓,一时情动,写下了《出塞》。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清王士禛在他的《唐人万首绝句选序》中说到,“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的确,有唐三百年间,除五言律诗外,从帝王公卿,到僧道士庶,乃至妇女儿童,写得最多的应该就是七绝了。在这令人目不暇接的琳琅佳制中,哪一首堪称压卷之作?尽管历来争论不休,但王昌龄的《出塞》,却是向来都厕身于这拔得头筹的第一流作品中的。/p>

清王士禛在他的《唐人万首绝句选序》中说到,“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的确,有唐三百年间,除五言律诗外,从帝王公卿,到僧道士庶,乃至妇女儿童,写得最多的应该就是七绝了。在这令人目不暇接的琳琅佳制中,哪一首堪称压卷之作?尽管历来争论不休,但王昌龄的《出塞》,却是向来都厕身于这拔得头筹的第一流作品中的。

应该说这首诗的立意、措词都十分得体。诗人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落墨,形成了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首句互文见义,也即辉耀过秦汉的明月,现在仍然高照;修筑于秦汉的关塞,至今也还存在。诗句将自秦汉以来,设关御胡,旷日持久的边关烽火,以含蓄的语言揭示了出来。士卒万里戍边,浴血奋战,在留下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的同时,又给多少家庭带来了深重苦难。因绝句其时大抵是要被谱上乐曲吟唱的,故诗人选择从思妇叹惋征夫不归的角度来写,写得情深意长,一唱三叹,宜于伶工歌唱。此得体者一也。

全诗言旨深远,婉曲有味。尤其是末两句,从追怀古人着笔,寄希望于国力强盛,一扫历年来的边患,使百姓过上太平日子,说得合情合理。可见并不是单纯的非战之作,是以诗中思妇能将自己的苦乐,跟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怨而不怒、温柔不迫,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此得体者二也。

回过头去再说说“唐绝压卷之争”,王昌龄虽向被尊称为“七绝圣手”,但最早将王昌龄的《出塞》推为唐绝第一的却是明代的杨慎。杨慎对王昌龄绝句的推崇,在他的《唐绝增奇序》中也可一窥端倪,所谓“擅场则王江宁,骖乘则李彰明,偏美则刘中山,遗响则杜樊川”,就明确将王昌龄置于李太白之上,奉为唐绝第一人。

那么,此诗是否真的当仁不让为唐绝第一了呢?也不尽然。王世贞之弟王世懋就首先表示不服,他在《艺圃撷馀》中写到。究竟是否唐绝第一,此诗历来后人论争纷纭。其实,压卷之争没有必要。王昌龄的《出塞》,作为唐代七绝第一流作品,比强称之为第一更为合适与得体。

诗宝

诗君好,“胡马”,“度”都是什么意思啊?

诗君

胡马:胡人的军队,借指外敌。度:跨越,越过。

诗宝

诗君,诗中的“龙城”是在哪里呢?

诗君

清阎若璩《潜邱札记》曾考“卢城”为是,即卢龙城,乃汉右北平郡治。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右北平,唐时改为平州,治所在卢龙,即今河北省卢龙县。

  • 大师姐:
    余极喜玉兰初绽之玉洁冰清。然尽日案牍劳形,偶一返家,已碎琼满地,绿意满枝,心下怅然,故有此作。

    减字木兰花

    杨花乱眼,满目轻狂春色浅。

    欲问凄凉,踏碎冰心一缕香。

    刘郎未老,犹记寒姿倾一笑。

    燕语莺啼,已过繁荫第几枝?

  • 龚师兄:
    作诗一首。

    观电影《战狼2》

    乱邦妖孽尽横行,

    怎忍同胞陷死生。

    鹘入鸦群摧敌寇,

    血流碛漠显豪英。

    流民戚戚伤秦火,

    异国欣欣见汉营。

    身在中华自无悔,

    境安廪实有雄兵。


  • 兰师兄:
    作诗一首。

    拟古

    其四

    日暮烽烟起,

    单于临玉关。

    将军宝刀出,

    安得有生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巫山一段云·江南春

Astra


阔步江南岸,悠欢野径边。

枝头鹊鸟唤声绵。陶醉在其间。

最是平常色,常观亦乐然。

清风水上荡波还。何处不娇颜。


桃源忆故人

江北


经行万里怀寥廓,指点烟霞轻薄。

风雨飘摇零落,荣谢如然诺。

衔杯诵咏情非薄,翰墨文华谁约?

尺牍鳞鸿相托,休教伤离索。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93479541